本內容由太谷教育信息網小編為大家分享:
“十里不同風,百里不同俗”,每處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。節日風俗多種多樣,虎知道為您帶來了9篇《六年級下冊第1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》,希望能夠滿足親的需求。
家鄉的風俗 篇一我的家鄉每年都要過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,比如:春節、中秋節、端午節、重陽節……而每一個節日都有它傳統的風俗習慣。
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,有賽龍舟、吃粽子、掛艾葉菖蒲的風俗,據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;中秋節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,有賞月、吃月餅的風俗;重陽節在農歷九月初九,有登高、賞菊花、喝菊花酒、吃重陽糕、插茱萸的風俗等。重陽節也是尊老敬老的為老年人過的節日。這些節日都非常有意義,但是我最想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國的最重要的節日——春節。
春節,是我國古老的節日,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。“小孩兒、小孩兒你別饞,過了臘八就是年”。當過了農歷臘八節后,新年就快到了。每年的農歷臘月三十是除夕,這一天,家家戶戶喜氣洋洋,門口掛上紅紅的燈籠,貼上紅紅的春聯,人人臉上都滿面春風的,到處都洋溢著一派喜慶的氣氛!就先說除夕夜吧,這是個團圓的夜晚,一家人無論是在天南海北,都要趕回到家里,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年夜滿分作文網飯。大家邊看春節晚會,邊聊天可幸福了。吃完晚飯,我們小孩兒便可以拿著煙花在院子里或街上盡情地玩耍,而大人們也會聚在一起看看電視、聊聊天,我們把這叫做守歲。到了夜里十二點的時候,天空中便會響起了煙花爆竹聲,此起彼伏,響徹天空,一朵朵美麗的煙花在天空中競相開放,這五彩繽紛的天空真是太美了。直到很晚,我們才慢慢地回去睡覺。第二天一大早,你就會聽到“新年快樂,紅包拿來!“的歡聲笑語。這就是大年初一,這天才是真正的春節。而“新年快樂”這句話是我在春節里說的最多的語言。早晨起來,我就跟著爸爸去各處的親朋好友家登門拜訪,俗稱“拜年”。有的親戚還會給我一個大大的紅包,這是長輩給小輩的,俗稱”壓歲錢“。對我來說,在新年里收紅包才是最快樂的事。
“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“舊的一年過去了,新的一年來臨了,家鄉的風俗也就在這一代代的傳承中延續!它如煙花般絢麗,不停地在我腦海中浮現……
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 篇二家鄉的元宵節
魏藝涵
我的家鄉洛陽,過元宵節沒有一家一戶的燈是不亮的,熬夜到十一二點,那都是常事。
不過,要說起元宵節的起源,還是從漢朝的時候說起吧。
相傳,漢武帝的宮中有一位宮女,名叫“元宵姑娘”,此姑娘長得十分漂亮,可她因長年幽于宮中,每天茶不思、飯不想,大臣東方朔見她這副模樣,決定幫助她。于是他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燒長安,想要逃過劫難,必須讓“元宵姑娘”在正月十五那天做火神愛吃的湯圓,并由全體大臣張燈供奉,武帝準奏?!霸媚铩苯K于見到了家人,此后便形成了“元宵節”。
元宵節元宵節,一定要吃元宵啦!在我們家,每次團湯圓的時候,奶奶負責和面,當然,一定要用糯米面和;媽媽和姑姑來拌餡兒,黑芝麻餡兒的、豆沙餡兒的、棗泥餡兒的等等無所不有;而我們小孩兒,就來團湯圓了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一點糯米面揉成一個小球,把中間按一個小窩,然后把餡兒填進去,最后封口,是不是聽著挺簡單的?是呀!每次我、大哥還有妹妹都能團得十全十美,就是三哥的湯圓總弄不好,湯圓一經他手,都畸形了。做好以后,端上餐桌,它們的個頭圓圓的,像十五的滿月,模樣如小核桃那么大,白白嫩嫩的,里面裝著五花馬門的餡,它不僅外形吸引人,吃起來香滑清甜的味道更讓人回味無窮,甜滋滋的、軟綿綿的,就連嘴里吐出來的氣里也仿佛帶了一絲芝麻香。
吃完湯圓,我們就該賞花燈了。我們一般在第二天晚上賞花燈?;舾魇礁鳂?,有的一律是普通的球形,有的清一色是走馬燈形狀的,有的都是紗燈,可熱鬧了,人來人往,摩肩接踵。走在人群中,望著頭上的花燈,那可真是五花八門,姿態萬千,我們的眼睛都不夠用了,真是目不暇接!
元宵節就是這樣,我們雖然在城市中,可也像農村一樣,而且過得十分熱鬧。
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 篇三春節包餃子
楊潤翔
餃子都吃過吧?那豐富的餡料,那美味的口感,再配上陳年老醋,味道真是一絕!
話說每到年三十兒,家家戶戶開始包餃子。買塊兒豬肉,再買把大蔥,可使勁剁了,剁成沫后再把醬油,料酒、鹽巴、老抽等調味料胡亂放進去,一攪和,餡料就拌好了。再把搟好的餃子皮撐一下,放入餡料,一包,一捏,一懟,一個白白胖胖的餃子就出現了,整整齊齊地碼放到托盤上,就可以下鍋了!據說當年慈禧太后當朝時,每逢三十,老佛爺都會讓宮女、太監們包餃子,閑來無事,把四個小金元寶包進餃子里,說誰吃到誰明年就發大財,走大運。這個習俗,也被保留到現在。所以我們家包餃子時,一般也都會往里面包個硬幣,誰吃到了誰明年可以發大財,走大運。
鍋中加水開火,那餃子噗通噗通落進水里,水一開,那香味兒就飄出來了,一聞,??!那豬肉混和著大蔥的香味,立刻想起那種充斥著原始肉味的香,那各種香料堆起來的香味……對了,媽媽說煮的過程中還要澆入涼水,這樣煮出來的餃子不會爛。
三十這天,坐在家里,一家人圍坐飯桌,看著春晚,談笑風生,聽著屋外那陣陣煙花聲,此時再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,那豐滿的包子QQ彈彈,沾一陳醋,輕輕送入口中,鮮美的湯汁,破皮而出,夾雜著美味的餡料,這味道,夠香!這年味,夠濃!
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 篇四中秋和洛陽邂逅
常馨羽
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佳節,起源于上古時代,普及于漢代,定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以后。中秋節與我的家鄉—洛陽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,如最早見于《周禮》的“中秋”一詞,就始于周公在洛陽制禮作樂時。洛陽與中秋節已相識千年,如今的邂逅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?
我們家中秋祭月時,老月餅和瓜果是不能少的。中秋節前,正是各種瓜果成熟之時,孟津梨、伊川棗、偃師葡萄、洛寧蘋果、宜陽柿子等行銷洛陽,豐富洛陽的節日市場。每當這個時候,奶奶都會帶著我去市場采購,還會帶我去參觀賣老月餅的店里是如何制作月餅的:他們用面粉做皮,包上白糖、芝麻、桂花等,外壓月亮、桂樹、兔子等圖案,然后在鍋內烙制。這就是洛陽的傳統月餅。
中秋節晚上,明月高升之時,爺爺代領全家在露臺的桌子上擺上買來的瓜果和老月餅,然后鄭重其事地向月神行禮,禮畢后,爺爺將月餅按人數分切成塊,每人一塊,如有人不在家,會為其留下一份,表示合家團圓。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著月餅,奶奶會用香爐焚香上供,虔誠祈福。我問爺爺奶奶:“為啥要拜月?”奶奶耐心地告訴我:“月神嫦娥又被尊稱為牡丹花神,傳說八月十五晚上是她下凡種花之日。因此,這天被稱為牡丹的生日,晚上拜月,寄托了洛陽人盼望花開天下、富貴吉祥的愿望?!蔽乙贿呝p月,一邊聽著奶奶講著這美麗的傳說。
中秋節是我們洛陽最有人情味的節日,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共賞明月,共食一塊月餅,成了千古不變的主題。即便不能團聚,那也要面向明月,傾訴心曲: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
家鄉的
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 篇五春節的習俗
劉宇軒
在我的家鄉,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,比如:春節,端午節,重陽節……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風俗,而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春節的風俗。
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就是春節了。在春節有著許多的風俗,比如:貼春聯,拜年,吃團圓飯……作為小孩而言,最感興趣的就是吃除夕團圓飯和放煙花啦!
夜幕來臨,廚房里大人們忙忙碌碌,在準備著一道又一道美味的菜品,菜品看著都好吃,讓人看了想要快點嘗一口,我們小孩早已等不及了,于是經常趁大人不注意偷吃一口,我們細細地品嘗著菜品,露出了滿意的笑容,好像這香氣在人們口中不肯消失了一樣。
團圓飯后當然少不了放煙花,只聽見“呲——”地響了一聲,一個個小小的火光從口子里鉆了出來,又迅速地飛入天空,只聽“啪——”的一聲,就像那綻放的花朵一樣開在了那漆黑的天空中,十分絢麗,慢慢地又消失在天空之中,接著又是幾聲“啪——”,那幾朵花朵又纏繞在一起,好不可愛。這花朵什么顏色都有,有紅的,有黃的,有綠的,有藍的,還有紫的,顏色豐富多彩且不單調。甚至還有能變色的,看完了總要尖叫一聲,真是熱鬧非凡。
“十里不同風,百里不同俗”這就是我家鄉過春節的習俗。
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 篇六家鄉的風俗家鄉的重陽節
高婧杰
在我的家鄉宿遷,一年里除了過年,最重要的節日就數重陽了,在那天我們通常會登高,吃重陽糕……
說起這重陽節的習俗可是有個大來頭,相傳是汝南縣澄中的一個地方,有個瘟魔那麼四處游蕩,所過之處都會染上瘟病。村里有個小伙叫恒景,一心想除瘟魔,在他苦練武功后,受一位老者之教,說是登高,采菊,吃重陽糕可以祛除瘟魔。恒景和鄉親父老們便照做,果真那溫魔當場就“昏”了過去,此后就再沒有來過。
從此,登高等習俗就一直流傳至今,老家對登高這個習俗可把控的很嚴。通常我們都是一老一小搭配登高爬山,聽老人家說,古人認為登到高處離太陽近,太陽乃至陽之物,能夠祓除身上的不祥。在我們上山時,每人還會在兜中揣上一兩塊軟糯甜膩的重陽糕到山頂吃。你想啊,當一老一小爬上山時,累得直喘粗氣時,餓得肚子咕咕叫時,再細細咬上一小口熱乎乎的重陽糕,那松松軟軟又帶一絲清香的味道在嘴中蔓延著,心頭也不禁涌上絲絲縷縷的幸福。
重陽糕其實也是祝愿子女百事俱高的寓意,所以我們那的老人,在那天總是會拉著兒孫子女的手念念有詞的祝福。
此外,在那天我們還會插茱萸,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!“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,大詩人王維的這句詩寫的就是重陽節插茱萸的活動,通常我們會佩帶在手臂上,或做一個香袋來佩戴,也有是插在頭上的。古人用這個來“解除兇穢,以招吉祥”。
有了這些習俗,重陽節變得更加有趣生動,什么時候你也來這里一覽重陽節的風采吧!
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 篇七鬧元宵
徐一凡
“賣湯圓啦,快來看一看呀,圓又圓……”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。
天還沒黑透,我就吵著鬧著要吃元宵?!拔乙粤鶄€大的,六六大順嗎!”看著我調皮的樣子,媽媽摸了一下我的頭說:“那我要吃十個,十全十美嗎?!眿寢尩脑捯舾?,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……
吃完元宵,我們就向西大橋走去。放眼望去只見黑壓壓的一大片人,人山人海的,我們穿過人群,等待著放煙花。不一會兒,煙火騰空而起,幾個星光在空中炸開,變成了一朵朵美麗的菊花,有紅的、黃的、綠的、藍的、紫的……整個天空變得絢麗多彩,美麗極了。
煙花剛放完,舞龍就開始。
鏗鏘有力,熱鬧非凡的銅鼓聲響起,一條錦色長龍的身體就開始動了,在會場上翻騰起舞,帶動了會場的歡騰。舞龍人靈活的操控著“龍”,讓它時而盤旋時而駕霧、活靈活現,好像在悠閑地玩游戲。舞龍人隨著節奏讓“龍”做著高難度的動作。一拐,一撲,一跳,龍也翻騰著身子,在空中飛舞。不時從人群上掠過,變化無窮。在旁邊看的人們也目不轉睛地看著精彩的表演,還不時喝彩。我也看得入了迷,心想:這不就是“中國龍”嗎?頃刻,金龍騰空躍起,咬住龍珠,頭一擺,龍珠便向半空飛去,耍珠人一個漂亮的三連翻,又贏得陣陣喝彩,接住龍珠,迎面沖來的雙龍,揮動著龍珠,向遠方跑去,觀眾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。
鬧元宵,要的就是好玩、熱鬧。你說呢?
六年級下冊第1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 篇八元宵節的晚上,我和爸爸媽媽去小區附近走步。
雖然這是小區的附近,但人們也放起了煙花,有黃的,有粉的,還有一部分的人放著鞭炮,一些沒見過世面的小孩子拽著大人到處跑。還有一些小孩子吵著讓大人給他買吃的、玩的。一個人少的小城市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個溫馨又熱鬧的小村莊。
但人們干的最多的事包括我們就是走百病了。走百病的意思是走一走步,能把病消除,還能青春常在。媽媽不愛出門的人這回也跟我和爸爸一起出門走步了??晒庾卟竭€是有些太無聊了,所以一些人在走步的時候買了一個孔明燈來放。因為孔明燈太危險,所以我沒有買,只能看著他們放。剛飄起來還歪歪扭扭的,可到了高處,和別的孔明燈一起,再加上那五顏六色的煙花。我好像來到了自己喜歡的小說里。最后,我還是買了一盞燈。買完燈,恐怕不止到一百步了。
回到家里媽媽把湯圓下到鍋里,媽媽用勺子讓它們在鍋里轉,湯圓的白色外衣輕輕地抖著。把它們盛到碗里,咬一口,甜甜的味道在嘴里跳躍。
第二天我被鬧鐘吵醒,我往窗下看,地上都是昨天放鞭炮留下的紙。桌上放著白米粥,媽媽也化好妝去上班了。
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 篇九端午包粽子
張嘉倪
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——端午節。我今天選擇一個經典的習俗來寫——端午包粽子!
一說到粽子,每個人肯定都不陌生,今年的端午節,我打算自己學包粽子,媽媽也特別支持我的想法。
一大早,我跟著媽媽一起來到了超市采購所需食材。有許多東西需要買,有赤小豆、糯米、白砂糖、紅豆、綠豆、蜜棗、艾葉等。
回到家,我們放下大包小包的食材,洗洗手,我挽起袖子,準備開工。
媽媽告訴我,這粽子有很多種口味,問我要包哪種。嗯,我仔細想了又想,最終決定,還是一如既往的蜜棗味吧。
我學著媽媽的樣子,把艾葉卷成一個類似作 文 吧圓錐的形狀,往里邊加入白砂糖、赤小豆、蜜棗、還有最重要的糯米。然后用幾條繩子封好口,一般我們家里還會準備很多種顏色的線以便對不同的口味進行區分。這樣,一個個小粽子就做好了。
轉眼間來到了最簡單的一步——那就是上鍋煮了,我幫媽媽把一個個包好的粽子放進沸水里煮十五分鐘,終于能休息了。
經過漫長的等待,粽子終于出鍋了!煮好的粽子,滿屋飄香,剝開粽葉,里面紅棕色的粽肉在燈光的照耀下晶瑩剔透,散發著濃郁的糯米香。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,狼吞虎咽地吃起來,味道簡直棒極了,我和媽媽都很開心。
包粽子非常有意思,大家也可以去嘗試一下!
以上就是虎知道為大家整理的9篇《六年級下冊第1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》,希望可以啟發您的一些寫作思路,更多實用的范文樣本、模板格式盡在虎知道。
太谷教育信息網(sxtgedu.net)專注教育信息,涵蓋范文,研究生,考研,本科大學,MBA,高考,成人自考,藝考,中專,技校,職業學校,高職,衛校錄取分數,成績查詢,招生簡章等信息